外神田一片并不起眼的舊舍里,佇立著一棟歷史悠久的日式老屋。
明治12年創始,歷代主人傳承的秘制配方。
每一道菜品都由專業主廚精心烹製,每一片和牛都由專屬女侍細緻料理。
還未出鍋,已垂涎欲滴。入口即化,唇齒留香。
這就是日本權威美食網站評價最高的東京壽喜燒老鋪——いし橋。
壽喜燒, 又名“鋤燒”。是一種日本料理,一種以少量醬汁烹煮食材的火鍋,通常食材包括高級的牛肉切片(例如:霜降牛肉)、大蔥、萵苣、豆腐、魔芋絲等,這些食材會在由醬油、糖與味醂等混合的湯汁中煮制,並蘸生雞蛋食用。
壽喜燒在日文中寫作“鋤焼き”,其名稱來源於在鋤頭的金屬部份上烤制肉類的傳說。由於佛教、神道等各種影響,天武天皇旨禁人民食用獸肉。在德川幕府時期,一般不食牛肉,除生病進補或是除了因為有值得慶祝的日子而吃“壽喜燒”(有點類似於為了慶祝某件事物而吃紅豆飯)。當時的壽喜燒的食材是雞肉,所以又叫雞素燒。自明治維新後,日本人開始逐漸接受牛肉,牛肉進而演變為為壽喜燒的主要食材。
By 維基百科
飯店名稱:いし橋(ISHI BASHI)
訂餐電話:050-5788-1186
飯店地址:〒101-0021 東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3-6-8
交通方式:地下鉄銀座線 末広町站 3番出口 徒歩2分。(此外,地下鉄千代田線 湯島站 6番出口、JR 秋葉原站 電気街口、JR 御茶ノ水站 聖橋口、地下鉄丸ノ内線 お茶の水站 1番出口也可以步行到達)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17:30-21:30(最後點餐時間:20:00)
休業時間:週六、週日、公眾假期
服務費用:1300JPY/人
坐席數量:共43席
由於是臨時起意,當天打電話進行預約,竟然奇跡般地約到了房間。後來在與為我們服務的老奶奶聊天時候得知,其實這家餐廳一直到月底都已全部約滿,我們今天可以約到純屬太幸運,是因為有客人臨時取消,這樣想來還真是和這家店有幾分緣分呢。
明治5年開創直營肉鋪,明治12年開始經營壽喜燒餐廳,儘管外觀看起來並不起眼,但也算是走過了風風雨雨140年的歷史。
進入店鋪,就可以輕易發現,所有的侍者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但是衣著和服,動作優雅,濃濃的古樸日本fu~
走進店鋪,一切內裝都是如此古香古色。
隨處可見關於牛的裝飾。
這次是三人行,進入房間時坐席已經被設置妥當。
看到房間裏面有一個巨大的冰塊,一開始以為是爲了冰鎮什麽東西而設置,經過向專屬服務老奶奶的詢問,才知道這只是一個裝飾。每到夏天店鋪就會在房間里放置冰塊,一是爲了讓客人在視覺上感受到涼爽(儘管空調已讓人足夠涼爽),二來在用餐的時候可以聆聽水滴墜落的聲音,讓人在燥熱的夏天感受到一絲內心的寧靜。
擦手巾與筷子。
精緻的前菜開始就是美的享受。
第一道,雞肉拌菜。
第二道,鯛魚糯米。
竟然在鯛魚裏面包著糯米,真是驚喜。
我們選擇的是霜降牛肉套餐。(貌似只有霜降牛肉和牛肩肉兩種選擇)
據說優質肉肉脂的溶點很低,室溫即溶,所以這裡的肉一定會在美食之前冷存,保其原有的紅白對比呈送到客人面前。
壽喜燒的配菜,看起來豐富~
全程都是由老奶奶來料理,客人只要負責吃就好。
一開始,需要用凝脂來油潤一下鍋底。
看著肉一點一點由紅變白,已經按耐不住內心想要趕快吃到的衝動。
據說,連這裡用於壽喜燒的雞蛋,都有秘傳的特製方法,至於是什麽,也就不得而知了。
第一片肉,一定是要單獨放入攪拌好的雞蛋中享用。我本人是從不吃生雞蛋的,但這一口壽喜燒,真的完全感覺不到生雞蛋的腥味,與醬燒牛肉的完美結合,那種感覺,真的無法形容,誰吃誰知道!
第一輪過後,就要跟菜一起繼續燒製了。
這是我的第二碗。
青菜是比較快熟的,所以老奶奶在燒好肉將其放入碗中之後才會迅速將青菜加入過中并迅速取出,無論是肉或者菜,火候都恰到好處。
這是我的第三碗。
米飯和水果並不含在套餐之內,需要單點。但是壽喜燒之後用殘留的醬汁燒飯,是有名的料理,怎麼可以錯過呢!醬汁,米飯,再澆上雞蛋,讓牛肉的存香流連于米香之中,真的是美味極致利用!
一人其實也就分到一碗。
與飯相配的小菜。
最後再來一盤精緻的水果。
那麼,重點來了……吃這樣一頓頂級壽喜燒到底要多少錢呢?
讓我來揭曉謎題……
牛肩肉套餐:8000JPY/人+8%稅
霜降牛肉套餐:10000JPY/人+8%稅
此外,每人要負服務費1300JPY,還有單點的飯盒水果。
最後我們3人的消費是共計42894JPY。
(每人14k…)錢!包!在!哭!
如果你是土豪,如果你特別熱愛美食,如果你想要挑戰自我不管怎樣都要去試一試的話,記得這家餐廳!顆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