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的全名為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這座1882年開始動工興建的教堂,一年後由高第接手設計,至今蓋了136年仍舊還沒完工。當時高第對於聖家堂的工程,說了一句名言:「我的天主客戶並不急,而且天使會看到。」現在每天平均有一萬兩千名觀光客來參觀這個高第遺作,而聖家堂也可以說是所有來到巴塞隆納的遊客必去的觀光景點,也是巴塞隆納的地標。
而下面文章內容除了介紹聖家堂的門票資訊之外,主要會分享我這次在聖家堂所參觀拍攝的照片和聖家堂誕生立面、內部聖殿、受難立面和聖家堂博物館這四大部分的基本介紹。當然最推薦還是親自走訪一趟,邊聽聖家堂的語音導覽介紹,邊看這建築奇觀,絕對會讓人印象深刻。
門票資訊
聖家堂每日皆有依照入場時間分成若干的不同的梯次,而每個梯次的參觀人數有限。如果沒有提前先行上網預訂門票的話,很容易無法買到自己想要的參觀時間,甚至還可能面臨到門票售罄而無法進場的情況。
而預訂聖家堂入場門票的管道有以下兩者:
1. 透過旅遊購票平台購票
(1) Klook (語音導覽+登塔 / 英文西文專人導覽+登塔 )
(2) KKDay (語音導覽+登塔 / 專人導覽)
(3) GetYourGuide (語音導覽 / 專人導覽 / 英文西文專人導覽+登塔)
2. 透過 聖家堂官方網站 購票

聖家堂的官網提供以下不同的門票組合:
- 聖家堂 (含語音導覽)+立面塔頂 (誕生立面、受難立面二擇一):€32
- 聖家堂 (含語音導覽)+高第博物館:€27
- 聖家堂專人導覽:€26
- 聖家堂 (含語音導覽):€25
- 聖家堂 (不含語音導覽):€17
- 高第博物館:€5.5
而我會推薦直接購賣「聖家堂+立面塔頂」的門票,畢竟都難得來一趟巴塞隆納了。而在官方網站預訂門票時就會選擇參觀誕生立面(Nativity facade)或是受難立面(Passion facade)。

在立面的選擇給大家以下一點小建議:
- 喜愛高第設計 → 誕生立面(Nativity facade)
受難立面(Passion facade)由後人接手設計完成,高度較高可看較遠 - 上午參觀 → 誕生立面(Nativity facade),上午順光
- 下午參觀 → 受難立面(Passion facade),下午順光
現在登上立面塔頂都是搭乘電梯上樓,再自行走樓梯下樓。如果當天遇到雨天,立面塔頂會關閉 (我們這次就是不幸碰上雨天,所以無法體驗登上立面的感覺,算是小遺憾),費用會直接退還到購買門票的信用卡。
在網路上不論哪個平台購票,最後都會將門票以PDF格式寄到電子信箱中,參觀前僅需相門票檔案列印出來或是存在手機內,掃描票上的QR Code即可進入聖家堂參觀。

聖家堂
聖家堂的參觀路線,依序為誕生立面→內部聖殿→受難立面→聖家堂博物館,而以下將會依照這順序介紹給大家:
誕生立面(Nativity facade)
誕生立面建於1892-1930年,為高第本人所設計,立面上共有三道門,由左至右分別為信仰之門、愛之門和希望之門。而立面上雕像內容主要描述耶穌降誕、聖母加冕與希律王屠嬰等聖經故事。

大門左右兩側的雕刻為「牧羊人的禮拜」,象徵牧羊人知悉耶穌誕生而前來祝福的模樣。
立面正上方除了有四座醒目高聳的尖塔外,在尖塔的正中央還能看到一株綠色的生命之樹,象徵天堂與人間連接的橋樑。

內部聖殿
一踏入聖家堂的聖殿內,立刻感受到聖家堂不凡的內部裝潢。高第的作品總是能看到許多取自大自然的元素,而聖家堂的聖殿就有如巨大的人造叢林,36根形狀獨特的大理石柱支撐著整個教堂聖殿,越往上分枝也就越多,就如同樹枝一般。而教堂頂部的拱頂有如樹梢上的葉子,伴隨的教堂的燈光,有著像是太陽光自然灑落在教堂內的效果。




聖殿內部為一個十字架的造型,中央神壇上方掛有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雕像。雕像上可以看到一個宗座華蓋,是2010年時,時任羅馬天主教宗的本篤十六世親封為「宗座聖殿」的象徵,代表聖家堂在天主教的特殊地位。


教堂左右兩側,則是裝有不同色調的彩色玻璃窗裝飾。東側的玻璃窗以藍、綠冷色調為主,象徵日出東昇的色彩;而西側則是以紅、黃暖色調為主,代表日落黃昏的顏色。



而教堂南側的榮耀立面,目前仍在興建當中,等完工後這裡也將會是聖家堂的大門。目前大門僅用示意圖表示,可以看到門上刻著各國不同語言的文字。

受難立面
從內部聖殿西側走出就能欣賞到聖家堂的受難立面,受難立面1954年正式動工,立面上雕像的部分由雕刻家蘇比拉克斯(Josep Maria Subirachs)按照高第的原稿設計。但蘇比拉克斯的設計風格比較呈現簡約、有菱有角,跟高第幾乎不見直線的設計大相徑庭,因此初期也有相當多反對的聲音出現。

受難立面主要描述耶穌最後的晚餐、代替世人被釘十字架和受難升天復活的故事。不過為了紀念高第,蘇比拉克斯甚至在受難立面上還把高第的雕像,放置在立面上。

立面右側能看到聖經馬太福音裡,耶穌門徒彼得在公雞啼叫前,三次不認主而心裡感到愧疚的雕刻作品。後方則是耶穌頭戴荊棘被羅馬士兵押解的雕像。

立面左側則是敘述出賣耶穌的猶大,藉由親吻耶穌,作為指認耶穌的暗號的故事。而後方方塊的數字,不論直、橫、斜的方向把數字加總都是33,33也代表耶穌死亡的年齡。

而受難立面中央的大門稱為「福音之門」,上頭雕刻了新約聖經中敘述耶穌生前最後兩天的8000字經文,其中重要的文字特別以金色凸顯。

聖家堂博物館
最後在聖家堂聖殿地下設有聖家堂博物館,博物館內展示許多關於聖家堂的資料,像是聖家堂內、外的石膏模型、立面上雕刻作品的模型、聖殿內玻璃窗色彩的設計圖,甚至還有過去高第和接手設計受難立面的雕刻家蘇比拉克斯的工作室等⋯⋯
而博物館內最值得一看就是高第在設計聖家堂構造時使用到「倒掛實驗」,將繩子兩端固定後,在繩子鬆弛的狀態下掛上重物,形成自然的弧形,再利用鏡子反射出上下顛倒的樣子。高第整整花費10年時間研究出這種「懸鏈拱結構」,並利用此結構分配建築物的重量。

在聽完聖家堂的解說,來地下博物館走一回,會對聖家堂整個建造工程的歷史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也會對所有參與這項偉大建築工程的建築師、設計師、雕刻家等充滿敬意。
目前巴塞隆納政府對外公告會在西元2026年,將聖家堂主體完工以紀念高第逝世100週年。主體外觀包含教堂「誕生」、「受難」、「榮耀」三個立面和教堂上18座尖塔,分別象徵耶穌12門徒、聖經四大福音書、聖母瑪莉亞與救世主耶穌基督。主體完工後的聖家堂將一舉成為世界高度最高的教堂,屆時一定要再次造訪聖家堂,好好的感受一下這座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築奇觀,也希望能彌補這次參觀因雨沒登上立面的遺憾。
最後附上聖家堂預計2026年完工的官方模擬影片:
聖家堂相關資訊:
- 位置:N 41º 24′ 283″ | E 2º 10′ 486″
- 開放時間:
- 十一月至二月:每日早上9:00至晚上18:00
- 三月至十月:每日早上9 am至晚上19:00
- 四月至九月:每日早上9:00至晚上20:00
- 十二月25日、26日與一月1日、6日:早上9:00至下午14:00
- 交通方式:
- 公車:19, 33, 34, 43, 44, 50, 51, B20和B24
- 地鐵:二號線、五號線聖家堂站(Sagrada Família)
- 購票方式:
- 透過旅遊購票平台購票
- Klook (語音導覽+登塔 / 英文西文專人導覽+登塔 )
- KKDay (語音導覽+登塔 / 專人導覽)
- GetYourGuide (語音導覽 / 專人導覽 / 英文西文專人導覽+登塔)
- 透過 聖家堂官方網站 購票
- 透過旅遊購票平台購票
延伸閱讀:
西葡懶人包:
西班牙葡萄牙 – 西葡自助旅行懶人包:16天行程規劃、實用旅遊資訊
西班牙篇:
西班牙 – 巴賽隆納足球賽(FC Barcelona)訂票教學
西班牙 – 巴塞隆納高第建築:米拉之家(門票資訊、參觀遊記)
西班牙 – 巴塞隆納高第建築:巴特婁之家(門票資訊、參觀遊記)
葡萄牙篇:
葡萄牙 – 里斯本住宿、交通、行程懶人包
葡萄牙 – 里斯本必去景點懶人包
葡萄牙 – 辛特拉一日交通、景點懶人包
葡萄牙 – 波爾圖自由行懶人包:交通、住宿、行程景點
葡萄牙 – 波爾圖必去景點懶人包